“你好,你的一个快递到了。”
拆开快递,只见一面崭新的锦旗上写着“法律卫士 尽心尽责”,这是景洪市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员收到的一份跨越400多公里的“感谢”。
这面锦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几个月前的那起劳务纠纷——
据悉,何某于2022年11月至12月份间在雷某承建的勐海县某茶厂做电工。工程竣工后,雷某拖欠何某劳务费8500元,何某多次催要,雷某却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何某向景洪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立案庭干警收案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且原告也有调解意向,遂委派允景洪街道办事处花卉园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开始,因被告长期拖欠劳务费,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后心怀怨气,一见面便情绪激动、剑拨弩张,没聊几句就产生言语冲突。
调解员当机立断,安抚好双方情绪后,又客观公正地分析了双方当事人各自的难处和实际情况,被告雷某表示自己并非故意拖欠劳务费,只是自己一直未能收到其他工程款实在无力支付,并承诺在收到下一笔工程款后一定付清何某的劳务费。而何某也无意刁难雷某,只想尽快拿回属于自己的工钱。在调解员的悉心调解下,双方于2023年5月达成调解协议,约定雷某于2023年8月31日前向何某一次性支付劳务费8500元。
然而,从达成调解协议到支付劳务费期间又横生波折。在等待雷某支付劳务费期间,何某内心多有不平,以至于倍感煎熬,履行期未满就多次到法院要求强制执行。承办法官耐心安抚,告知其调解协议约定的截止时间未到,不符合强制执行的条件,让其耐心等候。之后,何某又因心中愤懑在工友群里“吐槽”雷某欺诈,雷某听说后又意欲反告何某诽谤侵害其名誉权。调解员得知情况后,为避免矛盾升级“案上加案”,第一时间从双方争议点、打官司的成本及影响等方面对双方再次进行释法说理,成功解开了双方的心结。
2023年8月31日,何某如期收到了雷某支付的全额劳务费。一场劳务纠纷自此化解。何某非常感激调解员的尽心尽责,特意寄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下一步,景洪市人民法院将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案涉民生无小事”理念,力求将矛盾纠纷消解在萌芽、化解在诉前,从情理法多角度开展调解工作,解决劳动工人“忧酬”“烦薪”难题,维护劳动工人合法薪资权益,努力提升群众的司法满意度。
立案法官提示:
为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从事建筑行业的务工人员在确定劳务关系前,应详细了解所涉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工程的发包方、承包方等,特别是雇佣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提供劳务时应注意保留能证明工作量的证据材料,雇佣方拖欠劳务费时,应积极索要书面欠款凭证明确欠款金额及付款期限,以免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陷入举证困难的境地。在发生纠纷后也要积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式及时解决纠纷,以免雇主“失联”影响权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