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双语调解 让“老咪涛”诉讼服务更暖心
作者:苏丹  发布时间:2022-07-15 17:39:00 打印 字号: | |

近日,两位年逾七十的傣族“老咪涛”神情凝重、情绪激动地来到景洪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寻求帮助,一进来工作人员主动上前了解情况,考虑到老咪涛年龄大,导诉人员引导老咪涛来到老年人窗口,立案庭法官和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细心安抚。

通过起诉材料得知被告刘某某在村寨里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口头承诺以每天80元的工资雇佣寨子里的村民采摘辣椒、豆子等农作物,工资每月月底支付。两个老咪涛为被告工作了半年多后,由于年事已高,天气渐热,不再适合高强度工作,便要求被告刘某某结算并支付工资,被告表示现在蔬菜未出售暂时没有资金支付,希望宽限几天。后经双方多次沟通,于2020年3月20日进行了结算,被告出具了《欠条》,自出具欠条后,被告支付了部分工资,剩余工资一直拖欠不支付。老咪涛催告无果只能起诉到法院。

 

在弄清缘由后,考虑到两位老咪涛年岁较大、出行不便,日常都是用傣语进行交流,且本案事实清楚适宜调解,在征得老咪涛的同意后,选择了效率高、费用低、法律效力有保障的诉前委派调解,并将案件委派至双语特邀调解员。调解员收到案件后多次拨打被告刘某某电话均未接听,调解未能正常进行退回立案。立案后在案件庭前送达中,书记员通过多种方式与刘某某取得了联系,在再次征得两位老咪涛的同意后,将案件重新进行委托调解,最终案件在另一位双语特邀调解员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了协议,刘某某于2022年1230日前一次性向两个老咪涛支付劳务费并承担诉讼费,一起纷争得以平息。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像两位傣族老咪涛这样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景洪市人民法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重点培养双语法官、双语调解员。双语调解到双语审判,诉前委派与诉中委托,双语架起信任桥梁,调解让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各民族团结共同构建“雨林景洪、柔情傣乡”。



 
来源:景洪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