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洛法庭自恢复设立以来,立足审判职能和群众需求,充分发挥面向基层和农村的优势,坚持公正、高效、为民理念,完善“线上+线下”的诉讼服务功能,大力开展巡回办案,方便当事人就近起诉、就地立案,服务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
推进在线诉讼 护航疫情防控
1月13日,打洛法庭收到一份原告岩某起诉被告玉某解除《进出口合作协议》的起诉材料,法官联系上被告玉某后,得知玉某现在勐腊县磨憨口岸经商,因疫情管控,玉某近期不会返回勐海。为便于当事人诉讼,法官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将诉讼材料送达给玉某,双方对案件事实争议不大,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法官于1月17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组织在线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玉某承诺次日付款。按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院通过电子送达于当日将调解书送达被告玉某。1月18日,玉某主动将赔偿款转账至岩某账户,争议化解,案结事了。
打洛法庭位于中缅边境口岸打洛镇,毗邻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打洛镇调整为严管区,出入受限。2021年打洛法庭共审结民事案件88件,其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审结29件,适用率32.95%,充分保障疫情常态化下的审判工作运行。
诉前就地调解 两法庭协作一次办通
1月17日,打洛法庭收到两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起诉状,两被告是打洛镇某村村民,但原告未居住在本辖区,进出打洛开庭较为不便,故法官决定先主持双方调解。法官接收材料后,立即联系村干部通知二被告次日到村委会诉前调解,并邀约调解员于1月18日上午来到村委会,向被告释明缘由并送达起诉状和证据材料,被告提出答辩意见,法官和调解员综合案件事实及证据认定,通过电话联系原告,主持双方调解并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原告年龄较大,不擅长使用在线诉讼平台,法官将笔录制作完成后传送至原告居住的勐遮法庭辖区,原告到勐遮法庭签字确认并签收调解书。两家法庭协作,实现了“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的高效解纷。
人民法庭处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化解纠纷第一线,作为新时代人民法庭,打洛法庭以“三个便利”“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为引领,不断优化法庭的职能定位和办案模式,切实履行好维护大局稳定的责任,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