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景洪市人民法院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要求,结合审判中心主责,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攻坚力量。确定一把手为帮扶工作主要领导,副院长为帮扶工作直接分管领导,政治部为帮扶工作牵头部门,其他各部门为责任部门,24名挂包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帮扶单位、挂钩村寨、挂钩贫困户三级帮扶计划,明确工作要求,确定工作目标。及时整理扶贫工作上级指示和工作要求,通过会议、短信、内网等形式通知到各个挂钩干部,为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巩固提高扶贫成效打下坚实基础。派出两名干警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分管扶贫工作院领导每季度到驻村工作地开展调研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谈心谈话,了解掌握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情况,要求本院相关部门不得随意将驻村干部召回或调用驻村干部处理扶贫工作以外的其他事宜。
二是开展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断推进扶志扶智工作,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用贫困户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行宣传,加深贫困户对国家政策和扶贫知识的了解。响应景洪市文明办“在脱贫攻坚中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动”,以“五大”习惯养成行动为重点制作宣传册,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贫困群众介绍文明习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号召贫困群众摒弃陈风陋习,养成文明健康讲卫生的习惯,积极引导贫困户做到庭院整洁有序、农具摆放规范、晾晒整齐合理。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优势,结合日常工作生活实际,从农村群众最为关注、与其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角度,向贫困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扶贫质效。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全市脱贫攻坚挂牌作战以及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发现问题,围绕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将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密部署,严整细改。每月定期组织挂钩干部入户走访,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出每户贫困户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以及整改工作情况按时上报。要求挂钩干部对照上墙资料清单,检查贫困户家中上墙资料是否规范完整。“帮扶手册”“明白卡”“脱贫光荣证”“景洪市农村住房等级标识牌”“资料册”和“饮水明白卡”“户户清”材料齐全,以系统为基准,主要致贫原因、脱贫年度、住房等级、人口信息等内容信息一致,确保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同时,各挂钩干部还通过召开家庭会议、开展民情恳谈的方式,和贫困户一起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帮助贫困户了解各项扶贫政策,尤其是贫困户已经享受过的产业扶贫政策和正在享受的带贫益贫政策,知晓利益联结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让贫困户熟悉政策规定及帮扶措施。
四是情系贫困农户,积极开展帮扶。及时了解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采取各类帮扶措施,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制作生活必需品排查表,挂钩干部根据表中所列必需品一一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排查,并对需更换和补充的生活必需品做好登记,下一步法院将结合实际,统一进行购买和发放,保障贫困户基本生活需求。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针对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农产品长时间滞销问题,挂钩干部充分利用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广泛宣传推介,帮忙打开销路,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动员贫困户积极参加景哈乡政府组织的消费扶贫专车摆摊,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疫情防控期间,大力宣传预防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了解受疫情影响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外出务工意愿及就业服务需求。复工复产后,积极鼓励贫困户积极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在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慰问活动,对贫困家庭中贫困学生的数量及在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向全市100名党员志愿者发起捐赠,为贫困学子购买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