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法院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塑造法院精神、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培育法官职业道德、强化法院司法管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着力点,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塑造展示西双版纳法院精神风貌、符合司法活动规律的先进法院文化。
一、 法院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强法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直观体现法院文化
一是加强法院办公区域的文化氛围烘托。在办公楼前开设法制宣传走廊,面向当事人和人民群众进行法律和道德宣传;在办公楼大厅粘贴人民法院工作主线、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法院工作的重要指示等文字标识;在楼梯走道悬挂、张贴法律名言、廉政警句及干警摄影作品;在信访接待室、会议室等场所悬挂弘扬美德、警示干警的语句,增加法院大楼法治文化元素和人文色彩。二是建设法院院史室。2013年,我院建立了院史室。院史室占地75平方米,由前言、亲切关怀、历任院长、历史变迁、队伍建设、荣誉殿堂、后记7个部分组成,共设有42块图板、7个展柜,浓缩了60年的发展足迹,集中展示法院发展历史、工作业绩、所获奖励和荣誉以及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激发法院干警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三是建设图书阅览室、干警休息室、体能训练室等场所。对图书阅览室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大量订购、买入各种书籍,涵盖法律、文学、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与西双版纳州图书馆合作,共享书籍,定期到州图书馆更换图书。图书阅览面向全院开放,由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建设干警休息室,配备沙发、电脑、茶水等设备,努力为干警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建设体能训练室,配备健身设备,为司法警察和其他干警体能训练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四是着力打造司法人文关怀的环境。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便民、利民措施,重点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配备打印机、复印机、触摸电子查询系统等便民设备,设置供来访群众休息的座椅、储物柜、饮水机、急救药箱等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健全完善公诉人和律师休息室、羁押室、接待室和会议室等场所,突出法院司法人文特色,努力营造尊重和方便人民群众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树立共同价值理念
一是大力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在审判大楼内粘贴司法核心价值观,加强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干警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树立“信念坚定,人不出事、案不出错,做人有名气、法院有形象”工作目标,并加以确立和塑造,使之得到全院干警的广泛认同,自觉以法院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二是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举行入额法官宣誓仪式,郑重承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和对职责的坚守,激发法官的职业尊荣感。严格落实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增强法官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三是建设学习型法院。大力倡导读书学习,向干警赠送书籍、杂志,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分享体会和收获。激励干警参加学习培训,在职深造。引导干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文化品位。四是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建设。把文体活动作为凝聚队伍、激发团队精神的更要方式,充分发挥工青妇和机关党委、党支部的组织作用,组织徒步登山、趣味运动会、诗歌朗诵、文艺表演、厨艺大比拼等文体活动,让干警在活动中得到放松,激发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五是编纂体现法院工作和精神的书籍。近年来,编纂了《年报》《年鉴》《传承》《薪火相传——西双版纳法院人》《运动、颂歌》等书籍,展示了法院工作和法院干警的精神风貌,是法院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六是重人文关怀和精神疏导。坚持“从优待警”,帮助干警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困难。落实国家关于干部休假的规定,定期组织干警体检。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倡导简单、直接、包容、团结的工作关系。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展现法院良好形象
以司法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为重点,注重法院干警的仪表、言谈、举止、交往,努力培养符合法官职业要求的行为方式,树立司法公正、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规范文明的职业形象。一是强化法官职业道德。贯彻落实《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
制定法官执法承诺制度,规定法官不得私下接待当事人及代理人,不得接受当事人及代理人吃请。制定干警行为规范,
教育引导干警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言行,讲究司法文明,树立司法形象。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开展司法巡查工作,明察暗访,通报情况,督促干警改进司法部规范行为。二是严格各项政治、组织纪律。对上下班、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会风会纪、节约型机关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制度规范,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秩序,体现法院的精气神。开展“我爱我的办公室”卫生评星活动,每个月对办公室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维护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的习惯。三是约束业外活动。要求干警在业外活动中,要严格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约束行为,注重个人形象,杜绝任何与法官形象不相称的、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言行,崇尚文明健康、情趣高雅的生活方式。四是严格规范司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重要岗位的办案规范和标准,规范广大干警的职权行使和职务言行,确保实现公平正义,树立司法公正形象。
(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法院管理规范化
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法院管理文化,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编纂《工作制度汇编》,制定了6类76项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涵盖综合管理、审判管理、执行业务管理、队伍管理、司法行政管理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以质量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为内容,以层级管理、全面管理为格局,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多层次协调统一的审判管理工作体系。所有审判执行案件全部录入电脑系统,全程留痕,规范办理,形成对案件的全面监控。加强干部人事规范化管理,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务序列改革,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法官遴选和法官职务晋升机制。完善司法政务、警务管理机制。坚持以服务审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办公、文秘、装备、车辆、后勤等司法政务管理制度和押解、值庭、看管、安检、处突等警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为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法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法院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由于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长远规划、统筹安排、长期努力。我院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小大小闹”阶段,较为散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没有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
(二)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法官特别是法院领导存在重业务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法院文化对提升形象、塑造队伍、促进审判的重要作用,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三)文化建设不均衡。把主要关注点放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忽略其他几个系统的文化建设。对作为法院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具体思路和目标。
(四)法院文化建设经费和人员不足。法院“案多人少”矛盾非常突出,很难抽调专门的人员去研究这一课题,且能胜任此类工作的人员不多。法院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经费不足也是导致文化建设难以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结合院情,以确保法官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为目标,坚持渐次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将法院文化建设贯穿始终,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着眼长期发展,合理制定近、中、长期规划,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活动,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从而形成法院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长远谋划、整体推进。
二是建设自身特色法院文化。把现代司法理念、先进法院文化与西双版纳地域传统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弘扬和创新,做到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点,从而形成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法院文化。
三是动员广大干警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建设不能由法院内部少数人或少数部门完成。要注重激发干警的积极性,通过时间上给支持、学习上给机会、经费上给保障,培养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法官干警的职业尊荣感,促进干警自发参与到法院文化建设中,自下而上地推动文化建设。
四是是营造文化建设良好氛围。积极挖掘、培养、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全面展现法院精神文化的精髓和强大感召力,激发法官群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组织道德讲堂、观看廉政短片、举行法官宣誓等活动,弘扬美德善行,摒弃不良之风,牢固职业理想。并通过短片、照片集、微电影等形式,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院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敢挑重担、廉洁司法的良好文化氛围。
五是强化法院文化保障措施。加强组织保障,专门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院长亲自担任组长,把文化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实效,达到以文化建设积蓄审判执行工作强大动力的效果。加大文化建设经费投入。
(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 曹雪红)
抄送:省高院,州委政法委,本院领导,三县(市)法院,本院各部门。(通过cocall系统下发)
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8年12月29日印发